“八五”普法期间,程家桥街道依托“法治+”探索多元化基层普法路径,以“关键群体”的需求为着力点,“跨界”融合法治资源激发协同联动活力,通过品牌项目打造、文化阵地建设、沉浸式普法等形式,打造“法治+”实践的“程家桥样本”。
“串珠成链”、蓄力前行,自“八五”普法工作启动以来,为有效提升“关键群体”的法治获得感,程家桥街道因地制宜建设“法治+阵地”,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能级。
去辖区楼宇里看一看,企业和工作人员的“用法”需求不尽相同,对此,程家桥街道充分发挥党建楼宇管家、营商联络员、法治服务专员的联合作用,探索“三员共驱”模式为楼宇企业和白领提供“全链条”的法治服务。
随后,组建起“东虹桥法治会客厅”,将“打包”的法律服务送进了虹桥商务大厦、东虹桥中心等重点楼宇。在这里,程家桥街道积极打造“法律供给、行政保护、产业护航、争端解决”四位一体的“一站式”惠企营商法治服务综合体,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、法治讲座、纠纷化解、巡回审判、法治体检等全方位服务,为楼宇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支撑。
新就业群体不断增加,如何为他们做好法治服务?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时间不固定、流动性强、法律素养薄弱等特点,程家桥街道在全市率先探索在街道的“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”嵌入式地设立“户外工作人员法治驿站”,采用共享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模式,定时驻点地为新业态群体提供普法宣传和法治帮助,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。
在居民区里走一走,为更好弘扬法治文化精神,点燃全民学法热情,程家桥街道围绕“一街一品”“一居一特色”,重点建设一批法治文化阵地,实现“活动+服务+阵地”三维联动,推动法治工作和社区建设融合发展,如“习近平法治思想微景观”“民法典法治长廊”“法治读报站”“廉政教育文化墙”等法治文化阵地各具特色。
针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,程家桥街道积极探索“学校+社区”双轨普法品牌,在青少年普法教育方面取得实际成效。比如,通过组织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宣讲、开办爱心暑托班“法治课堂”、举办“法治夏令营’、暑期青少年法治宣传社区行等方式,引导学生了解与自身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,增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
其实,早在2021年,程家桥街道司法所就被司法部授予“全国模范司法所”称号,这个荣誉为“八五”普法工作的开局注入一股强劲动力。
让法治文化在基层生根发芽、初步构建覆盖全社区的普法宣传新格局,“八五”普法期间,程家桥街道持续深挖地域特色打造“法治+品牌”,在深入开展“法治+党建”“法治+治理”“法治+发展”等特色法治品牌建设方面下足了功夫,有力拓展了“法治+”模式的内涵和外延,助力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