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围场:县委主要领导带队观摩滨河西路修缮工程 以“住建速度”践民生承诺 为县域发展聚能

时间:2025-09-27 来源:围场融媒

9月27日,县领导刘洋、曹旭永、王金良、匡金鹏带领县住建局、县城管局、围场镇等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,赴滨河西路修缮工程现场开展集中观摩活动。观摩团通过“现场看、听经验、议方法”,为全县项目建设提速提质、县城环境秩序优化凝聚共识、找准路径,为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实践基础。

县领导现场观摩滨河西路修缮工程

一直以来,围场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需求,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、改善县城环境作为重点工作推进。此次滨河西路修缮工程,便是县委、县政府回应民生诉求、优化城市环境的具体实践——工程北起桃李街、南至迎宾街,全长1.15公里,涉及路面面积12000余平方米。该路段2015年建成投用,周边环绕木兰时代城、豪庭御景等多个住宅小区,因使用年限较长、周边新建小区大型工程车频繁碾压,路面出现严重破损、坑洼不平问题,严重影响市民日常出行。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,县委、县政府统筹部署,县住建局、县城管局等部门协同发力,县住建局创新采用“周末集中施工、昼夜分段攻坚”模式,仅用24小时便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。工程竣工后,不仅彻底改善了滨河西路交通环境,还为路段内早夜市提供了干净整洁的经营场所;县城管局后续通过规范划分摊位区域、增设便民标识,进一步实现“居民采购更便捷、商户经营更有序”。真正做到“修一路、惠民生、活业态”,让“住建速度”成为民生福祉落地、环境秩序优化的“加速器”。

活动现场,县住建局主要负责人讲解了城市建设的经验做法,重点分享工程推进中的关键思路;县城管局主要负责人则讲解城市管理的经验做法,介绍后续环境维护与早夜市秩序规范的具体方式;县交警大队负责人介绍了交通秩序管理经验做法,以及当前全县交通的精细化设置。

县委书记刘洋指出,滨河西路修缮工程虽为“小切口”,却藏着“大民生”的温度与“高质量”的追求。24小时昼夜攻坚的“住建速度”、精细化服务的“城管精度”,不仅是部门协作效能的体现,更是“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”执政理念的生动实践——每一个决策都紧扣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每一步推进都彰显“把实事办实”的责任担当。民生工程无关体量大小,只要锚定群众需求、聚力高效落实,就能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“连心桥”,成为展现围场干部作风的“试金石”。各部门要从这个项目中深刻体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把这份“民生温度”与“执行效能”贯穿到项目建设、环境优化的所有工作中。

刘洋强调,当前我县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,项目建设是支撑发展的“骨架”,县城环境是彰显品质的“脸面”,两者必须协同发力、一体推进。滨河西路的经验,既是民生工程的标杆,更应成为全县项目建设与城市治理的“通用方法论”。在项目建设上,要将“住建速度”升级为“围场速度”,对产业园区、交通基建、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项目,建立“清单化管理、节点化考核、协同化攻坚”机制,打破部门壁垒,推动年内重点项目竣工率、投产率再提升;在县城环境整治上,要深化“建设+管理”协同思维,既要完善道路、便民设施等“硬件”,也要优化秩序管理、业态服务等“软件”,让县城既有“整洁有序的颜值”,更有“宜居宜业的气质”,以项目提质与环境优化的“双轮驱动”,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 

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每日早报/每日早报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所有来源标注为每日早报/每日早报网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,若您需要引用、转载,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,如涉及大面积转载,请来信告知,获取授权。转载请标明出处。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。联系邮箱:mrzbwx@126.com 。